“钢化玻璃器皿自爆”只是偶然事件吗
前段时间市民王先生家中一款爱仕达汤锅锅盖近日发生爆裂,被厂方告知钢化玻璃本身有自爆率。虽爱仕达售后愿意免费换锅盖,但对其解释王先生并不信服。
最常使用的加热容器却存在自爆风险,中消协日前发布的一则消费提示让人们对微波炉玻璃容器的使用安全产生担忧。市面上各品牌家电玻璃实际上由平板玻璃通过热处理、风钢化后形成的钢化玻璃。平板玻璃是市场上用量最大、性价比最好的一种硼硅玻璃,缺点是不耐热。 有专家指出,多起锅盖自爆并非偶然,除了普通玻璃钢化过程中存在的“先天不足”外,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控制不严也会增加爆裂发生的几率。协会相关人员表示建议用耐热玻璃取代钢化玻璃提高性能,但企业是否愿提高成本造福消费者,就不得而知。
近年来不少厨具品牌都发生过家电玻璃爆裂事件,面对此类事件,企业往往会把“钢化玻璃有3‰的自爆率”这一在业内被默认的数据用作锅盖爆裂的“免死金牌”。目前,对厨房大家电(一说“炊具”)钢化玻璃的国标少而不详,企业自定标准对锅盖的描述停留于美化名称而非材质剖析。
本应是便捷生活的产品,反而存在安全隐患,是消费者误买误用?还是销售者混淆概念?或是玻璃产品使用标识缺失?钢化玻璃器皿自爆风险背后,隐藏了市场怎样的乱象?
实际上,就钢化玻璃器皿自爆问题,3月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召开了“玻璃炊具(餐具)消费与安全交流会”。交流会现场提供的视频资料显示,美国的一位消费者为了做苹果派,把钢化玻璃碗放在烤箱里,结果发生自爆,满地都是碎片。《美国消费者报告》曾调查了145起玻璃自爆事故,结果发现,自爆事故不仅只发生在烤箱用器皿上,8件玻璃碗、7件玻璃杯也发生了相关的事故。其中部分事故是在倒热水时突然破裂。此外,有些产品尽管标有“可在微波炉中安全使用”的提示,但还是在微波炉中发生了爆炸。上述案例意味着,自爆多发生在加热情况下,比如在微波炉和烤箱中使用。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钢化玻璃的自爆风险呢?所谓钢化玻璃,是由普通钠钙玻璃经过钢化处理的改进性产品,借以提高其抗机械冲击性能。从本身特性来说,钢化玻璃也有一定的耐热性,只是耐热的温差急变小一些。平板类钢化玻璃本身抗机械冲击性能强,但炊具(餐具)等异型器皿进行钢化处理后,在外部加热时由于其形状复杂,应力不均匀等原因,故有可能发生自爆风险。
泰榕专业生产钢化玻璃家电面板,自爆率极少,强度大,热稳定性高,安全性能也高,曾为美的,LG知名家电厂商供应家电钢化玻璃。
本文由江阴泰榕整理撰写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出处,谢谢合作!http://www.tldmbl.com/
江阴市泰榕镀膜玻璃有限公司
王经理:13812167737
电话:0510-86938788